了解最新你所在地址试管婴儿费用试管婴儿中介公司试管婴儿资讯以及其它试管相关技术。
肺移植,抹掉终末期肺病的“休止符”
试管需知 凡是以任何理由向无故收费的机构均有欺诈嫌疑,请保持警惕!建议多家咨询对比,寻找有通过身份证+执照验证的招聘信息。切勿个人与个人合作。
会员级别: 免费会员(到期时间:终身)
置顶情况: 未置顶
公司名称: 神州中泰国际医疗集团
认证情况:

未上传身份证认证 未上传身份证认证

未上传营业执照认证 未上传营业执照认证

咨询电话:
18908074581
联系微信: 18908074581
  • 想要入驻中泰忧孕网站可以点击右侧立即入驻 →


一场完美的生命延续“接力赛”

“这段日子就像梦一样,是梁朝阳大夫和陈文慧大夫让我获得了新生。接下来的日子,我想多陪陪家人,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65岁的老何走出中日医院的大门,畅快地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洒在他的脸上,让他真实地再次看到对未来的憧憬。就在一个月前,老何还是一位被宣判“几乎无可施救”的终末期危重患者。

当老何被120急救车载入中日医院RICU时,持续咳嗽、喘憋、严重时甚至无法自主呼吸。此时老何的肺部已经发现广泛纤维组织增生、蜂窝肺形成。各种症状、指标表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肺“肺间质纤维化”终末期合并感染患者,如果不立即进行处置,患者极有可能因合并严重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加重,并迅速产生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气管插管、ECMO……中日医院RICU立即开展各种施救手段。然而,老何的病情却迟迟不见好转,依靠ECMO才能维持他的血氧饱和度,生的希望日渐渺茫。在无助和焦虑情绪的笼罩下,家属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肺移植科陈文慧副主任和胸外科梁朝阳副主任,表达了肺移植的强烈意愿。

肺移植对供受体匹配要求最高,而双肺移植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首先要解决肺源的问题,要尽早获取合适的肺源。得益于中日医院胸外科团队搭建的从术前评估到移植手术直至围术期管理的全流程,科室青年骨干“007”作息待命,时刻处于奔跑状态以完成供肺评估、维护及获取的“爱心速递”。器官捐献办公室、后勤处打通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争分夺秒为生命续航。在ECMO维持的第八天,老何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肺源,胸外科用最快速度完成器官转运,抢在12小时安全冷缺血时间前与手术室无缝衔接,挽救老何的生存“接力”开始了。

在胸外科梁朝阳副主任的手术刀下,开胸,开心包,切除病肺,植入供体肺,吻合包埋,缝合肺动脉,外翻缝合心房袖,肺通气,冲洗胸腔,关胸……梁朝阳有着近百例肺移植手术经验,是中日医院肺移植手术团队的旗手之一。经过5个小时鏖战,伴随着新鲜的肺开始在老何的胸腔里一张一合,这台高难度双肺移植手术圆满成功。老何顺利撤除了ECMO、气管插管。术后第三天,老何转回肺移植科。刚刚经历开胸手术的老何,开口说一个字都很艰难,但从他张合的口型和激动的神色可以看出,他想努力对每一位医护人员说“谢谢”。

陈文慧副主任接过了照顾老何的接力棒。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治疗康复依然至关重要。“术后控制感染、抗排异、营养支持、保持电解质平衡、控制出入量、控制血糖,每一项工作都不要疏忽,要把患者当成我们的家人去照顾”,陈文慧反复叮嘱管床医师。

除了排异反应,肺移植患者术后面临的最大难关就是重症肺炎。老何几乎没有自主咳痰能力,陈文慧和团队成员就驻扎在病房里,通过每天1~2次的气管镜下吸痰,帮助清理气道,还反复留取病原学送检,时刻追踪化验结果,并根据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在内科团队和护理团队的照料下,老何的感染得到了很好控制。

营养师和康复治疗师也加入了“接力”,一周、两周,老何逐渐从起身坐床上,喝水,下床活动,再到走出病房。如今,老何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

此时,肺移植团队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肺移植科护士长孙菁说:“肺移植患者免疫力降低,机体容易出现感染。术后依旧有可能出现排斥和感染反复,必须重视随访,不能松懈。”

“衷心地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畅快地呼吸。患者如果有机会得到生命的延续,能够更好地改善生活,我们的团队都愿意去全力以赴去帮助。”梁朝阳说。

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MDT团队正进行疑难病例会诊 朱兴鑫摄

发展肺移植事业让终末期肺病患者重焕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主任 王辰

器官移植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体现,其中,肺移植在技术和管理难度上堪称“器官移植之最”。呼吸系统疾病是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常见、多发疾病,其疾病负担和致死率高居前列。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仅慢阻肺人群已接近1亿。各种呼吸疾病患者中有很多进展至终末期,肺移植是这些患者获得新生的最后希望。

1提高认知

让肺移植不再“神秘”

肺移植技术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从预防到终末期疾病治疗全程医疗体系的构建完成。

肺移植要发展,除需要综合发力外,首要问题是业界是否能够规范地开展肺移植。对于肺移植这样的高难技术,做好规范尤其不易,但也更加凸显规范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对肺移植的知晓率低,认识上也存在着较大偏差。社会上和医学界均对肺移植的指征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首先,医疗界,特别是呼吸界应当知道终末期肺病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救命技术——肺移植,积极地介绍这些患者到规范掌握肺移植的医学中心进行评估,适宜者进入肺移植的等待名单,当病情发展至较严重阶段,在有适当供体时即进行肺移植。

一个值得注意的误区是,医疗界和社会上经常有人以为,要到了濒死状态才来寻求肺移植。中日医院前50例的肺移植中82%为严重度超过国际肺移植标准的患者,经过超乎寻常的努力才维护了高水平的成活率。

实施肺移植有其最适宜时机,在这个时机,患者的移植前和后之生命获益最大。过早地行肺移植不宜,但若过晚实施肺移植,则成功率降低,而且患者很有可能等不到移植供体。

2整合资源

扩大学科辐射能力

中日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教授是我国开展肺移植临床应用第一人。为大力推进肺脏疾病诊疗水平和肺移植技术开展,中日医院在优势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平台基础上成立肺移植中心。王辰教授及陈静瑜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推动中日医院肺移植进入飞速发展。中心逐步开展同期多台肺移植、肺移植同期冠脉搭桥手术、危重患者抢救性肺移植、肺叶移植、术后早期康复等技术,提高患者术后康复和生存质量。

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在开展肺移植工作同时,作为我国肺移植事业的新生力量,也广泛开展与其他医院合作的肺移植工作,组织建立“中国肺移植联盟”,通过医联体和远程医疗平台,与兄弟单位建立会诊转诊机制,以增强中心辐射能力。

此外,肺移植的研究资源也要早些搭建起来。每一例肺移植都展示着新现象、新规律、新特点、新问题。肺移植由于有鲜活的整个病肺和供肺可供观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至为难得的研究条件和机会,不可枉负。

实践篇

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当年年底,肺移植手术量跃居全国第二。2018年跻身全球年手术量百例的肺移植中心行列,成为世界肺移植中心八强,肺移植围术期生存率保持高于80%。中心成立三年多时间以来,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完成的肺移植例数已逾300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肺移植手术仍安全开展。近期,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落户该院,团队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开展全国肺脏移植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医院和团队付出了哪些努力?

多学科支撑 内外合璧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呼吸与危重症、胸外、肺移植、手术麻醉、护理、康复、营养、心理、药学、输血、检验、病理、影像、超声、心内、心外、消化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群策群力,为终末期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中日医院肺移植外科团队正开展一例双肺叶移植手术

肺移植手术被誉为“胸外科手术的集大成者”,是肺脏切除和重建的完美结合。

胸外科副主任梁朝阳表示,其所带领的胸外科团队在时刻准备着保证远距离供肺获取、长时间移植手术、术后管理和并发症处理等肺移植相关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为患者提供从术前评估到移植手术直至围术期管理的全流程外科支持。

在肺移植科副主任陈文慧看来,一台肺移植手术的成功,需要系统而规范的术前评估,使每一个移植候选者以最佳的身体与心理状态迎接手术,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用药。移植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成功的第一步,术后管理才是道阻且长的艰辛历程。肺移植术后患者的病情往往危重且复杂,每一例成功病例背后都是肺移植科医师的辛苦付出。

肺移植患者在呼吸衰竭的同时会伴随多种并发症。手术麻醉科赵晶主任表示,任何一个细节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即刻反应、随时备战。在护理部赵芳主任带领下的护理团队已经能够做到将预见性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模式充分落实到每一位患者的风险管理中,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和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詹庆元表示,中日医院是国内最大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ECMO中心之一,RICU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及完整的呼吸支持治疗技术,为肺移植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提供有力保障。8个独立单间也能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此外,手术麻醉、护理、康复、营养、心理、药学、输血、检验、病理等多个团队也在每一个成功的肺移植案例中都功不可没。德不近佛者不可为肺移植医生,肺移植中心团队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让生命延续。与患者一起,企盼着下一个晨曦的到来。

展望篇

加快角色转变助推肺移植规范化发展

2020年9月29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研究,决定委托中日医院和无锡市人民医院开展全国肺脏移植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这意味着中日医院将从肺移植实施者向标准制定者角色转变,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中日医院分管器官移植的副院长刘勇介绍,医院正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已将肺移植列为医院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得益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强大的多学科平台,以及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支持,加上价值观一致的医护团队共同努力,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起步顺利,发展有力。

据介绍,目前,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已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肺移植诊疗与管理体系,包括受者筛选、指征把握、术前康复、供肺保护、手术麻醉、术后监护、肺移植患者长程管理、护理和随访。同时建立了肺移植质量安全支持体系,包括特异性抗体检测,全面的病原学监测,感染与排斥的细致分析,并发症预防等。在肺移植相关各学科快速成长的同时,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也随之建立起来,在器官移植专业领域内逐渐形成了“中日医院肺移植模式”。

刘勇谈到,肺移植专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医疗质量的提升更离不开人才。中日医院将加快肺移植相关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医生骨干和肺移植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为助力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医视野”将聚焦基础、临床、公卫与预防等医学各领域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撷取创新亮点、凝练发展深思、提升治理能力。

投稿邮箱:kjkp@jkb.com.cn

策划:方彤

原刊于《健康报》10月21日医视野·学科版

作者:陈文慧 肖飞 尹琳 朱文赫 贾存波 王燕森 蔡莹莹 李特

举报/反馈